1.湿摩擦牢度机理
织物染色后,染料虽然通过范德华引力或化学键与纤维结合,但由于被测试的染色布与测试用的白布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染料浓度梯度。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分子也会自发地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移(分子扩散运动),即染色布上的染料分子向白布转移(扩散)的倾向,只不过染料分子受到化学链、氢键、范德华力的束缚,转移很少。一旦有外力作用下(摩擦),染料分子动能增大,它的扩散化学能大于染料与纤维结合的化学能,就会使染色布上的染料转移到白布的接触界面上。
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等水溶性染料,它们与水分子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另外根据分子扩散理论,分子分别在气态、液态和固态的三种物态介质中,其扩散速度为气态大于液态,液态大于固态。由于水分子充当了染色织物和白布接触面之间的染料分子传递的介质,为液态,有利于提高染料分子的扩散速度,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同一个被测染色物,其湿摩擦牢度要显著差于干摩擦牢度。
2.影响染色织物湿摩擦牢度的因素
①织物的因素;织物的种类、组织结构以及织物表面光洁度的因素,化纤染色织物比棉等天然纤维织物的湿摩擦牢度要好,针织物比机织物要好,轻薄疏松的织物比厚重紧密的织物要好。
贡缎织物>府绸织物>平纹织物>斜纹织物>绒类织物
轧光加工布>常规加工布>起毛加工布
②前处理因素;织物前处理如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热定型等一定要匀要透,保证纤维的可吸性,与染料的反应性,要使染料充分上染,并渗透到纤维内部并固着,尽量防止环染和表面染色。
③染色工艺因素;染色的温度、时间要严格控制,保证染料充分上染,并渗透固着,防止纤维表面未固着的染料过多。助剂的选择与正确使用,例如活性染料要选好碱剂和用量,要选择合适的螯合分散剂和匀染剂。
④染色后处理因素:染色后一定要充分水洗、皂洗,保证水的质量、pH值和温度,涤纶用分散染料染色后高温定型可导致染料泳移渗色到纤维表面,会导致湿摩擦牢度下降,因此要还原清洗,充分把表面浮色去除,因为浮色是已水解的染料和未固着的染料,与纤维的结和力很低,很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是影响染料湿摩擦牢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⑤染料的因素:染料的优劣是湿摩擦牢度的主要因素,一般经验,
直接染料、硫化黑、活性深藏青、活性大红等湿摩擦牢度很差,而分散染料,还原染料、阳离子染料湿摩擦牢度较好,不同颜色的染料其湿摩擦牢度优劣如下:粉红色>砖红色>大红色:天蓝色>湖蓝色>藏青色;烟灰色>深灰色>黑色。另外染料的浓度越大,则被测物与湿白布之间的染料浓度梯度越大,湿摩擦牢度就差。
⑥水质的因素:染色用水硬度要小于lOOppm,否则水中的钙镁离子会与染液中的阴离子基团(CO3-OH-)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镁等,并与染料结合在一起,形成色淀而沉积到织物表面,从而大大降低湿摩擦牢度,另外钙镁离子也能与染料分子上的磺酸根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削弱染料的亲水性,使染料不易溶解和扩散,造成过多表面浮色,水洗时浮色不易洗掉,降低湿摩擦牢度。
3.提高湿摩擦牢度措施
在掌握上述各项影响湿摩擦牢度因素后,可进行适当的固色和平滑处理,来提高湿磨擦牢度,主要是使染物中的染料进一步形成色淀,交联和成膜,或者使纤维表面光洁平滑,降低摩擦系数,从而提高湿摩擦牢度,这类湿摩擦牢度增进剂一般具有固色、成膜、交联、吸附、平滑等多种作用来提高染物或印花织物的湿摩擦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