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
联系方式 |
东莞市天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东莞市中堂镇斗朗新村 服务电话:4006665620 电 话:0769-88124837 传 真:0769-88124836 联 系 人:曹先生 手 机:13829194079 邮 箱:2101001404@qq.com |
染整资讯 |
地图位置 |
友情链接 |
为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提高自身对我中华璀璨文化的认识,2011年7月13日至23日,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寻梦”小组组织十余名成员,在于肖飞、陈超老师,组长赵辰玮的带领下,赴湖南省凤凰县就课题研究“蓝印花布”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学习考察。于2011年7月13日,我们“寻梦”小组踏上前往湘西的征程,开始了我们长达10天的凤凰之旅。近八个小时的车程,路上领略了花海的壮观、小河的婉约、山川的秀美,怀揣着对“蓝印花布”的渴望,就这样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湘西凤凰。
我们立足于湖湘文化的根基,从中国和世界的视角来审视湖湘文化中的现代设计元素。从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美学和经济学等角度出发,从湖湘文化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等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对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互动、交叉研究与探讨,以达到发掘、传承与发展湖湘文化的目的。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商业发达的唐宋时期,《古今图书集成》卷中记载:“药斑布――以布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蓝印花布的图案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喜剧人物,但更多的是由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样,采用暗喻、谐音,类比等手法尽情抒发了民间百姓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在民间的传统习俗上,蓝印花布占有相当位置。以前,女儿出嫁时一定要带上母亲早已准备好的一条用靛蓝布做成的饭单,这样的习俗是现实女儿嫁到男家后“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治理家政能力。姑娘出嫁时的衣被箱里必定会有一、二条蓝印花布被面,大都是龙凤呈祥,凤戏牡丹图案的“龙凤被”,称之为“压箱布”。可见在当时蓝印花布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蓝印花布不但可以反映人民的日常生活,还可以折射出人民的信仰,周所周知,传统的中国一直是一个宗教信仰的国家,尤其是当佛教传入以后,宗教信仰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传统的蓝印花上的花纹就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是很相信宗教迷信的。由此可见,蓝印花布不管是在日常生活品种,还是在装饰品种,都已经和人们生活融为一体了。而且在封建的中国,一直相信是神的真正存在,所以不同的东西德寓意是不同的,而在蓝印花上的植物和花鸟的结合就是人们用以代表吉祥的事物,传载着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为如此,蓝印花布以白和蓝印花的主要色调,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的蓝白艺术世界。因为传统的蓝与白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习俗,看似单调的颜色叠加到一起却有一种不同的感觉,简单里包含着一种安静甜蜜。而且在题材和内容上,老百姓那种健康和质朴的心灵,在民间蓝印花布上得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因而蓝印花布确实真实地反映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和艺术积淀。由此可见蓝印花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印染制品。然而在清代迅速发展起来湘西蓝印花布,曾经装点过湘西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的生活,衣物头巾、被面窗帘、桌布围裙等都曾用蓝印花布来制作,而且在民国时期,仅凤凰县城比较大的染坊就有20多家,而现在从事手工印染的作坊也只有刘大炮师傅家了,建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凤凰民族工艺厂也因种种原因于80年代末破产。现如今也仅有湘西菁凤工艺责任有限公司屹立于湘西。甚至我们问及许多当地的年轻人,他们说根本没有听说过“蓝印花布”!为何如今蓝印花布却陷入低谷?带着诸多疑问我们小组展开了调查,具体内容如下:
虽然国家在2003年就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各省市也建立了相应的配套工程,采取了积极的举措,但这对于分布广泛、门类众多的民间艺术来说仍远远不够。据湘西凤凰县文化局负责“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工作的有关领导了解到些情况,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大难度在于资金的匿乏,2007年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项资金仅为10万元人民币,而收集、整理、普查上报材料,就花费4万多元,剩余的资金对于有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众多民艺传承者、从业者的凤凰县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保护中心办公室计划依托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古城凤凰的巨大旅游人群,借鉴成都等地区在保护“非遗”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古城筹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依然是苦于资金的匮乏,无法实施。保护经费的匮乏,严重制约着民艺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开展。这是经费问题的制约,无疑是给那些关心和支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的人当头一棒,使宣扬传统文化的热忱受到重大打击,这是其一。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蓝印花布的生产现状和销售情况,我们“寻梦”小组除了走访了蓝印花布的印染工厂和卖蓝印花布的商店及专卖店外,还拜访了湘西蓝印花布印染技术传承人――刘大炮师傅,向他请教蓝印花布的相关知识。他老人家12岁就辍学进入染坊,凭着对印染的天赋和执着的毅力一直坚持到今天,今年已是70多岁高龄,刘大炮老师还亲自为我们讲解和示范。他的蓝印花布更具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工艺精细、继承传统、敢于创新。他在图案结构上,重视形与形之间的起承转接,使图案绵绵不绝,整体稳定,从极平常的装饰图案中,折射出当时整个社会的文化心态及生活方式的特色。同时蓝印花布本身含图案致密、造型古朴、虚实相生、蓝白素色等特征,更好地表现了老庄美学思想。当我们向他提到为什么蓝印花布面临困境时,他说道:“因为蓝印花布的市场萎缩,收益低,其子女根本不愿学习这门手艺。现在席卷全国的打工潮亦影响到湘西这片土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加之从事蓝印花布的营生本来就没什么收益,甚至连基本生存都成问题,很多人纷纷转行,也就没有年轻人愿意来学习,传承于是成了大问题。他认识个印花布的老师傅,现在宁愿呆在小饭馆里做帮工,也不愿做老本行”。在这谈话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一位老工艺者对于自己热爱的技术前途的担忧。确实民艺传承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如果没有传承人,那么民艺的保护与开发便无从谈起。正是人们因蓝印花布这行很难维持生计而转行,导致无人来问津蓝印花布,致使这项技术将有可能会失传,这是其二。
之后我“寻梦”小组赴菁凤工艺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随后我们小组还考察了菁凤公司经营的蓝印花布旗舰店,在参观旗舰店时,可以清晰的看到公司对蓝印花布品牌所付出的努力,该店以纯手工来吸引顾客,并在产品分类和涉及范围在传统上拓宽。
经过跟该公司董事长交谈了解到,还有民众对蓝印花布的认识不足,对于蓝印花布此类的民艺,普通大众由于没有了解它们的渠道,购买的理由也仅仅停留在猎奇的层面上,图个新鲜,不知道蓝印花布的历史,不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加之现在制造蓝印花布时的成本太大,市场销售额自然也会太贵,使得人们不愿花太多的钱来购买蓝印花布。菁凤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还向我们提到:技术人员的不足,老的师傅们不愿来到公司,年轻的人员技术又缺乏成熟,对蓝印花布的生产造成难以弥补的损伤,这些都是制约湘西蓝印花布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广的难题,成为弘扬蓝印花布所载传统文化的瓶颈。
此外,甚至有些专职负责管理该项工作的官员认识上都有误区,认为保护民艺费时费力,经济效益见效慢,不愿投入过多的人力于物力,使得对蓝印花布的宣传于保护浅尝辄止,无法把工作深入到底;此外,专业的民艺研究、保护人员在地方上极度缺乏,很难传承这项技术,更别说就其保护与开发建言献策、形成科学的指导了,再加上市面上的那些批量化生产、粗制滥造的“蓝印花布”产品充斥市场,蒙蔽了消费者,让消费者对蓝印花布失去信心,不再愿意购买蓝印花布,这严重挤压了湘西蓝印花布这一民艺品类的生存空间,让本来就身处困境的蓝印花布更是雪上添霜。
主要经营: 直接染料、纳米染料、印花色浆等染料系列,软油精、原装增白剂、固色剂、防染粉、导染剂、NP8.6枧油等助剂类产品 |
东莞市天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0
[百度统计]
地 址:东莞市中堂镇斗朗新村六街1巷11号 服务电话:4006665620 访问量: *本网站中所涉及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均属于东莞市天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站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0053935号 |